一個自由且沒有強制責任的社群裡,如何能完成一個又一個專案呢?沒有立即金錢報酬,也沒有上下從屬關係,怎麼可能成事?為何社群沒有「紀律」,但很有效率?這是很多人的困惑。先別問為什麼,先來看怎麼作。在 g0v 社群,要回歸一句話「不要說為什麼沒有人作這個?先承認你就是『沒有人』,『沒有人』是萬能的!」(想要在零時政府黑客松挖坑的人請參考「[g0v] 非技術人黑客松提案小訣竅」一文。這裡主要分享我所看過的跳坑實例。)
基本上還是以專業分類,採取維基模式進行。大方向可以繼續參考這篇「我是xxx,如何參與黑客松」,以下分享一些案例可以有更進一步的想像:
☆ 文字:採訪寫作、說明文案、翻譯,總是一直非常相當很重要
寫字者可以採取兩種方向,一個是幫助專案的文字說明,另一是以客觀角度撰寫觀察文,或進一步發展成資料新聞。
【撰寫專案文案】:撰寫「關於」頁、專案介紹、網站文案、預計目標等。(資料使用需要加註也需要專業知識,議題耕耘者請多加貢獻、補強,如立院網站的警語可提醒使用者資料分析的多面向。)
【發表客觀報導】:依照個人觀點發表介紹、報導、評論。
【資料新聞學 Data Journalism】:從現有資料庫中找出故事,從大量資料分析交叉比對後指出問題。也可以在挖到資料後,再找工程師幫忙視覺化,g0v社群有不少作動態視覺化的黑客們,應該會很樂意協作。例如下圖為 Kirby 畫的捷運人數成長動態圖,也許搭配其他數據比對會產生新的意義。
【翻譯】:之前完成的有「開放議會宣言」導論,近期進行中的有「問題出在公民服從」。多是在 g0v.tw 後勤中心發起,常注意 g0v.hackpad.com 也可以找到有興趣的小任務。想要發起翻譯,也可以直接在 hackpad 開文件後宣傳招募人力。不會使用 hackpad? 那先到沙盒試用練習吧。
☆ 設計:好用且好看的溝通實力
不廢話,就是需要各種設計。開源社群的運作方式常常是「看不慣、自己來」,也就是說受不了醜介面的話,可以先問問專案發起人需求,或直接動手作個版本送回專案。
【好用:UI/UX介面】:很多專案都需要,有看到想改的直接去問。目前很多專案是以工程師先發,讓網站先會動,看起來可能非常功能性但動線不順,需要設計師早期加入早期治療。
【好看:視覺與形象】
- 前例:政誌專案的logo就是一位遠端參與的新手媽媽設計師在家完成;萌典娘插圖應該是在twitter上推坑成功;petneedme寵物認領網是黑客松當天設計師幫忙設計;g0v.tw 社群形象設計 logo 由 Even Wu 打造。
- 目前尚無 logo 的專案群(以下為坑):
☆ 插畫:圖像是王道
目前有機發展出來的模式有專案吉祥物(?)繪製(萌典娘)、議題串連插圖(反黑箱服貿行動)。不少議題專案都需要圖像說明,還是一句話,想畫就畫,先作先贏(贏了自己開心),被採用或被廣為散佈就造成了雙贏。
【議題插畫】:目前「g0v文化部」有陸續與反黑箱服貿行動串連製作文宣物,成果羅列於g0v文化部授權中心、服貿行動專區中。
【專案插畫】:萌典、及各專案人物插圖,也在上述連結。
☆ 影像/動畫:說故事!
【製作專案使用說明短片】:有不少專案對目前使用者來說是外星科技,例如動民主(由海盜黨系統演化),國會大代誌其實也有許多蘊藏的潛在功能一言難以蔽之,需要進一步的說明介紹。以下有些隨手找的類似專案參考影片:liquid feedback(海盜黨決議平台)、loomio(另一親民可愛的決議平台)、以及用"animated infographics"搜尋 youtube 結果。
這種風格也不賴:
【議題短片】:日前也與反黑箱服貿串連製作訪談宣傳影片,社群成員自由參與後由議題社團名義發表。
☆ 議題導向:讓專業的來
【提供想法、蒐集資料】:對特定議題有興趣,或者對某些領域熟悉,幫忙補強。如立院議事流程、罷免規則、政治獻金、核能議題、農業議題、都更、國有土地買賣、推動自然人憑證網路連署罷免,等等等。
<-- 不熟國會流程可略 -->
例如許多人對立院資料量化圖表多有批評,認為會重蹈公督盟覆轍,可以直接參與立院組討論(立院組共筆資料夾),想辦法建立更完善的透明國會網站。如果想運用資料指出現有評鑑國會方式的缺失,過去有人提出各種意見可參考,感覺單一都可成一小專案:
-「濫提案排行榜」:以修正法條計算修最少卻提最多案的(但修的少不一定是濫提..)
- 「同一修法拆成兩三案」的濫提率:用委員會單次併案審查中,找出所有提案的提案者/共提者重複比例
- 「搭便車指標」:統計立委提案每個法案平均有多少委員共提的數字(比較公督盟評鑑前後數字)
(但我並無國會實務經驗,此處只是整理他人想法,還是閃開讓專業的來)
<-- 不熟國會流程可略 -->
☆ 最後
如果都看不順眼,也不想參與 g0v,也可以直接把現有的程式碼、開放授權的文件資料移植(fork)或改作,創一個自己的版本,甚至自辦黑客松。零時政府提供的是一個交換所,也是一個活體的維基百科,參與不需核可,離開也不需報備,開放、貢獻與期待改變是不變的法則。當然有時少不了爭執,但希望最後能聚焦在於具體的貢獻。
也許大家還會妄想有位提出所有解決方案的強人,但實際上各種問題比過去時代更複雜,沒有人有完整解答。g0v目前作的專案本身是一種探索,這種分散式的工作模式也或能摸索出新局。網路以及各種工具讓群眾力的時代終成可能,如果有心貢獻一點,為下一代留下一點努力(希望結果不是徒然),g0v是一個可以嘗試的起點。
有空可看 TED 群眾外包系列:
- 群眾外包(Crowdsourcing):由群眾力量型塑的未來!(其中虛擬合唱演講中提到的一句:"you are part of something larger than yourself." 參與社群的感受即在於此。身在群中,做出貢獻,帶來改變。感到渺小同時宏大。這也許就回答了開頭的那一串問題。)
可以從這一頁開始參與g0v社群:
- 如何參與 g0v: http://g0v.tw/join.html
- 或不管三七二十一,先連上聊天室再說:irc 聊天室 (http://hack.g0v.tw/ 按開右下角有個對話窗)
- 至於資訊人如何參與,我覺得可以從逛 github/g0v 開始:https://github.com/g0v/
之前寫過幾篇數位社會參與介紹文,請到另站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