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most 10 years ago

新型態數位化社會參與是什麼樣貌?除了 web 2.0 資訊快速傳播與透明性的特色之外,透過開放資料能帶來什麼樣的新視野,這一年來零時政府社群有了許多嘗試。從 2012 年底開始已經陸續辦了大大小小 18 次工作坊,不少傳統社運都認同資料開放、透明化的方向,但由技術人發起的 g0v 有濃濃技術宅味,非技術人要如何運用社群的動能呢?

先忘記技術不技術的問題,回到原點:「我們,這世代的公民,都想要突破媒體限制、重新檢驗代議制、想運用更好的工具監督政府。」有了這樣共識,接下來便可開始思考如何利用 g0v 的人力腦力打造深化公民參與的平台。

社群是一個交換場,這裡沒有專職的人力,但有數百位日常持續投入專案的貢獻者(contributers)。黑客松當天,參與者大約有 100 多人,有些成員持續投入長期專案,每期也有新參者加入。當新題目有趣,舊專案成員還是可能心動加入幫忙,利用一天衝刺大致可將專案脈絡釐清,切出任務,完成雛形。要如何讓人手癢忍不住跳下來作呢?分享一點關於提案的觀察:

提高提案打擊率

g0v.tw 社群可說是用資訊科技幫社會 debug 的同好會,運用開放資料寫程式參與公共議題。但如果不會寫程式怎麼辦呢?其實,只要把理路說清楚,確定授權方式,就容易號召同伴組隊打怪。之前有篇「我是xxx,如何參與黑客松」的共筆,可以先參考。

1. 直指問題

先釐清要解決什麼問題?想達到什麼目的?例如,「公務人員出國考察網」提案人 Rus 希望透過資訊透明揭露公務員出國考察的浮濫,就指出「其實是很像挖馬路,除了很浮濫,而且常常是一再重覆」,他提出「追蹤網希望公布每年考察人數、平均每日考察人數、考察費用、前十名熱門考察城市」。由於提案目標明確,提案人甚至沒有來黑客松現場,後來由也是遠端參與的其他成員執行出成果

但有時候,只對議題有初步想法,還沒辦法了解議題全貌直接指出問題點,可在參與黑客松前,到共筆開始討論(hack.g0v.tw)。例如:有朋友想了解國有地買賣的情況,以及變更地目的規範,但還沒有全盤了解,可以先把議題拋出來、羅列相關問題,並已經蒐集的資料分享在共筆上,讓關心相同議題的朋友一起激盪。有時可能暫無迴響,但文件公開的好處就是後續有人想參與,可直接銜接。上述公務人員出國考察專案從提案到執行,也有約莫兩個月「等待有緣人」時期。慢慢作,比較快;開始作,總是比不做更快。

2. 資料在哪裡?

有些議題需要的資料比較單純(例如政府標案資料來源單一),提案人提出想分析的資料或丟出原始資料位置後,社群善於抓取資料的人便可以事先爬資料整理格式。(資料的討論歡迎至資料中心 data.g0v.tw 提問,有成員會不定期巡田水抓資料。)

有些議題則資料量多或繁雜,可能就需要花多一些時間整理需求。例如服貿協議、立法院議事過程的各式文件等,需要多一點背景知識或研究。但同樣的,將原始資料來源整理分享出來,更容易讓願意投入專案的人參與。釐清以上兩點就可以準備提案,想要進階一點請繼續往下看。

如果想進階一步......

3. 畫畫雛形

有了好的問題切入點,以及切合的資料,接下來就可以想像要如何生出容易使用的介面。想更進一步說明想法,可利用一些線上工具畫出雛形以便溝通,例如 moqups,這是一款線上畫網站雛形設計的服務,可分享很方便。

例如這是 pm5 所畫的【環境儀表板】示意圖:

Brecht的【鄉民關心你】示意圖:

4. 授權

最容易招募同伴的授權是開放授權。也就是原始碼、文件都以公開方式分享,別人能夠再次利用、改作,貢獻者的工作也能清楚羅列。如果成果不開放使用,也要事先說明願者上鉤,以免權責不清,合作最後 kimochi 不佳。進一步授權細節可以參考「五種開源授權規範的比較」一文,但別緊張,若已確定大方向是開放授權,細節可以到活動現場再問其他人。

如果以上幾項已經有了方向,當天用三分鐘說明提案(有些人會準備投影片)。人數眾多時間寶貴,所以活動前盡量在共筆討論,說不定在活動前就已經募集幫手偷跑成功!(本活動完全鼓勵偷跑!)

如果當天不克前來,也可以利用共筆、部落格、email論壇等等提出想法,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案例,有遠在國外的發起人以部落格發難,成功召喚大批戰力成就出強大的【萌典】。

提案案例

  1. 【公務人員考察網】(專案共筆初步成果
    提案過程:提案人為財經背景,以文字描述專案概念,由文字組成員幫忙列成提案template,兩個月後由技術組認領執行。

  2. 【路見不平】(提案共筆程式碼提案及成果報告影片
    提案過程:提案人為科技業高階PM,自行列出專案想法沒有畫雛形,但當天找到抓資料、設計流程、設計介面的一整組小隊。(目前專案持續進行中,年底進度稍微減緩。)

  3. 【國債鐘】(成果提案及成果報告影片):
    提案過程:國債鐘由文字/影像工作者提案(就是我),因為相對單純連共筆都沒寫,只以他國國債鐘網站說明,當天就有工程師接手並完成。

  4. 【新聞小幫手】(提案共筆成果提案影片成果報告影片
    提案過程:由工程師發起,共筆過程就已經蒐集可能作法。當天以投影片說明,募集了技術與非技術人參與,成果已正式運作並陸續推出不同瀏覽器版本。

  5. 【鄉民關心你】(專案共筆提案影片
    提案過程:此專案結構相對龐大,提案工程師在黑客松前做了不少前期作業,包括介紹、功能、實作細節、使用者案例、網站結構等。這個專案也演化出其他小型專案(其中包含了一組 UC Berkley 學生遠端同步開發),以合成獸分頭養成的方式各自進行,日後時機成熟應會伺機合體。

  6. 【萌典】(專案共筆成果
    提案過程:人在美國的大學教授/資深工程師撰寫「還文於民」一文響應 g0v 黑客松,在數天內引發一連串的黑客熱血行動,直至今日已有華客閩英法德阿美語版,以及族繁不及備載的各式應用

然後,動手吧!

社會議題很多,想做點事的人也不少,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一條可行之路,g0v 是一個慢慢成形的通道。這場由資訊界發起的運動,先由技術人才從這一端開始鑽鑿隧道,如能建立非資訊人也能參與的模式,加入一起由不同端鑽鑿。傳統與新型社群雖有不同思維與習慣,透過多互動多學習希望能找到一條落實民主的新路。有想法了嗎?請到〖專案構想〗開始共筆吧。

之前寫過幾篇數位社會參與介紹文,請到另站閱讀:

如果提的專案暫時無人響應,也考慮參與別的專案,先多交流觀察社群的開放工作模式。
另外,希望在黑客松前能再寫一篇「不提案但想貢獻」的非技術人指南。

[g0v跳坑術] 非資訊人參與指南 →
 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